0575-82058899
農村居民在供水方面應該享受到與電力、通訊行業一樣的國民待遇。喝上放心的自來水,擁有健康的體魄,才是真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。之前我們梳理了當前農村供水的現狀及面臨的五大矛盾(農村供水兩大現狀與亟待解決的五大矛盾),那么農村供水未來的方向在哪里,接下來的重點是什么,需要從哪些方面進行改革優化,才能實現目標。
未來方向
農民在供水方面應該享受跟城鎮供水“同質、同價、同網、同服務”的“四同”待遇,實現城鄉供水公共服務均等化,這既是助推鄉村振興戰略,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可缺少的部分,也是全面整合水資源,提高水資源利用率,減少社會總體投入,實現資源共享、資源統籌的需要。
適度規模集中供水是農村近期供水的建設方向,城鄉供水一體化是供水發展的必然趨勢和長遠發展方向。
重點工作
1、升級改造老舊管網,新建或兼并聯網小水廠形成規模水廠,提升水處理能力。對初期建設的規模小、標準低的小水廠進行升級改造,新建較大規模的水廠,提質改造現有輸送管網,兼并聯網小型水廠,提升供水保障能力。發揮規模效益。
2、從源頭到龍頭,提高水質監測檢測能力,提升水質保障能力和監督能力。對水源地的環境污染狀況進行保護和控制;針對部分老化落后的農村水廠,新建水處理設施,完善加藥、消毒、檢測等水處理設備;對小型集中式供水設施進行從水源到用戶的全覆蓋式水質檢測,明確檢測項目和頻率。通過多種渠道對用水戶公布水質檢測的結果,讓用水戶參與到水質檢測的過程中,強化有效監督和共治。
3、進行信息化改造與管理體系建設,實時監控管理,提高供水保證率。以縣域為單位分批次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進行信息化改造,建設建立農村飲水安全信息化管理體系,引入供水管網監測系統、智能水表、在線水質監測設備等,達到水壓、水質實時監控的目的,提高供水保證率。